责任编辑:牛乐耕
周珊珊
“初心使命没了,连敬畏之心后来都没有了?!钡缡幼ㄌ馄读闳萑獭分校笾菔≌匙槭榧?、主席王富玉如此忏悔。
讽刺的是,王富玉别墅的客厅里,就挂着古人名言:“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说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;吃百姓之饭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?!弊止以诹饲缴?,理却没有挂进心里,其中所蕴含的敬畏与感恩之心,被弃如敝屣,人生也因此陷落。
习近平总书记给一些干部念过类似的对联。总书记说,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,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。
知敬畏、懂感恩,才能涵养更高的精神境界,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
知敬畏,是道德修养,也是人生智慧。从孔子“君子有三畏”到东汉杨震“四知却金”,再到清代叶存仁赋诗“不畏人知畏己知”,因为敬畏天地、敬畏道德,所以慎独慎微、反躬自省。古人的修身之道,应该成为今天的精神滋养。心有所畏,方能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敬畏人民、敬畏组织、敬畏法纪,就能葆有拒腐蚀、永不沾的政治本色,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态,就能秉持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。敬畏之心一以贯之,才能把修身、用权、律己与谋事、创业、做人统一起来,做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。
懂感恩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。干部成长进步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;不论职位有多高、本领有多大,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。感恩组织,就要珍惜工作岗位和广阔天地,以奋发有为回报组织的信任与重托;感恩人民,就要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、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。要知恩、感恩、报恩,把感恩之情化作矢志奋斗的强大动力。
知敬畏与懂感恩,一体两面、不可分割,统一于为民造福的担当之中。“第一想到不忘本,来自人民莫作恶。第二想到党培养,无党岂能有所作?第三想到衣食住,若无人民岂能活?第四想到虽有功,岂无过失应惭怍?!薄耙慌碌车氖乱蹈刹缓?,二怕党的形象受损害,三怕身为党员被老百姓戳脊梁骨?!闭狻八南搿庇搿叭隆?,来自一些优秀共产党人的经验体会,一言以蔽之:敬畏与感恩。以敬畏之心做事,方能做到“暗室不欺”;以感恩之心做人,更好滋养“为民情怀”。
也要防止一些错误思想和糊涂观念,比如把敬畏当作不干事的理由,做事瞻前顾后、缩手缩脚,“畏而无为”就成了新的禁锢;比如把感恩组织庸俗化,当成“个人恩情”,“为谁干”“怎么干”变得模糊不清。敬畏与感恩,应熔铸在敢担当、善作为的为民实践中,安心工作、放手干事,锐意进取、积极作为,努力创造出不负人民、不负时代的业绩。
?;场罢秸骄ぞ?、如履薄冰”的敬畏心,永葆“滴水之恩、涌泉相报”的感恩心,我们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守得住底线,更闯得出新路。
教育是培养、造就人才的基础性工程。时代越是向前,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,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加突显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教育是基础、科技是关键、人才是根本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:“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,教育要想在前头,赶在[详细]
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、长期性、复杂性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把刹住‘四风’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,坚决防止产生‘疲劳综合征’,对享乐主义、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,对‘四风’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,决不允许死灰复燃!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[详细]
当前,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把握好改革督察与基层减负的关系,统筹兼顾压实责任与提升活力,以科学方法抓好改革落实[详细]
力戒形式主义,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:“不要把写了多少万字的学习心得作为学习成绩”“讲空话、搞作秀,毫无用处”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存在的形式主义,本身就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。在学习教育中[详细]
要层层承压,不要层层卸责;要层层落实,不要层层加码。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己摆进去,既抓好本级,又带好下级,一级带着一级干,一级做给一级看,真正做到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就能凝聚起干事创业、改革发展的合力。[详细]
关键时顶得住,是新时代对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广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,不但在平时沉下心来兢兢业业干工作,更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、有所作为。[详细]
让资本有耐心,也让耐心沉淀成一种资本,共同做科创企业的“长跑搭档”,我们就更有能力、有条件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。[详细]